了解廣東冷卻設備防雷系統
作者:晶杰冷卻塔 時間:2021-05-31 08:56 閱讀:
本杰明·富蘭克林證明,導電路徑可以安全地將雷擊從建筑物頂部冷卻設備引導到地面。他的冷卻設備防雷系統反復證明了其有效性,并且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逐漸得到完善。對于普通設施,按照《雷電保護系統安裝標準》進行設計和安裝時,可確保獲得可靠且價格合理的保護。一、冷卻設備避雷針
但是,許多結構的防雷要求超出了普通空氣終端(以前稱為避雷針)和接地所提供的要求。隨著越來越敏感的電子設備現在控制重要功能,包括建筑物安全,氣候控制,數據存儲和處理,照明,制造和處理設備,門硬件和訪問系統,醫療保健系統以及其他關鍵功能,其漏洞越來越多。同時,由于雷電伴隨龍卷風和颶風以及雷暴,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更頻繁的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,風險似乎正在增加。
二、雷電對建筑和冷卻設備的危害
雷電對建筑物及其居住者和財物構成重大風險。它每秒在世界范圍內發生40到50次放電,每年總計閃爍近14億次,幾乎200,000安培的幾乎不受阻礙的電流在大氣和地球的離子電荷之間涌動。我國每個地區都容易遭受雷擊。在全國范圍內,雷電造成的損失與龍卷風差不多。但是,由于單個雷擊并未引起媒體對區域性災難的關注,因此破壞的范圍常常未被人們所認識。然而,如果一次雷擊破壞了關鍵任務的運營,可能會給企業或社區造成災難。
我國每年為遭雷擊損壞的建筑物提供的保險理賠總額超過50億元。這個數字低估了成本,因為它主要衡量火災和結構性損壞,而忽略了對電子設備和系統的大部分損壞。電子設備的雷擊損壞通常歸因于其他原因。
例如,考慮一個I級創傷中心,該中心安裝了新的冷卻設備。發生器多次失敗,無法進行例行檢查,每月檢查一次,并且醫院對制造商的保修提出索賠。最終,有人注意到該地區的設備故障與雷暴之間存在關聯,并且發現該發電機未正確集成到建筑物的LPS中。自修復以來,設施管理員報告發電機沒有再次發生故障。
即使為損壞的設備支付了保險單,它也能涵蓋由此產生的損失,例如收入損失或在緊急情況下無法響應?您不希望成為無法應對與雷暴有關的損害的警察或消防隊長,因為雷暴極大地破壞了您的通信系統。

當廣東冷卻設備的雷電脆弱性大于其可承受的風險時,該標準建議采用防雷措施:
脆弱性取決于閃電密度(根據國家氣象服務圖的頻率/區域/年),并根據建筑物的面積,高度,地形以及與較高建筑物或樹木的接近程度進行修改。
風險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:屋頂和結構系統的導電性和可燃性,建筑物的價值和可燃性,人員疏散的難易程度,業主對運營連續性的態度以及環境危害(例如釋放有害氣體)材料。
無論進行何種計算,如果冷卻設備及建筑存在以下任何因素,相關部門都建議認真考慮防雷措施。
(1)人群眾多
(2)高閃電頻率
(3)高大,孤立的結構
(4)爆炸或易燃物品
(5)不可替代的文化遺產
(6)法規或保險要求
(7)關鍵服務的連續性
(8)閃電監控